
《校射图》(局部) 清 南京博物院藏中原民族的先人们不仅勤劳善良,而且智慧智慧,缔造了许多怡情益智的游戏。春秋战国时期,诸侯争雄,崇尚精骑善射。
以角逐射术为特点的投壶,成了广受接待的游戏。投壶最初源于礼仪,郑玄所注《礼记正义》说:“投壶者,主人与客燕饮,讲论才艺之礼也。
”其时,成人男子以善射为荣,诸侯聚会,往往邀请来宾射箭。然而,有的来宾不会射箭,只好以箭投酒壶取代。因此,投壶逐步生长成了宴饮游戏。
投壶时,主宾对坐,以酒壶为器皿,人与壶相距数尺,以去掉箭头的箭投掷,中壶者告捷。左丘明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纪录,晋昭公即位时,周王室及诸侯前来祝贺。晋昭公与齐景公比试投壶,二人在投壶历程中唇枪舌剑,争为诸侯之首,效果不欢而散。可见,宫廷中的游戏,有时不仅仅是游戏,还是政治。
清 铜投壶 南京博物院藏文人不喜欢角逐体力,他们好精致,喜欢迂回曲折、曼妙婉转的文娱运动,于是就有了诗情画意的修禊。修禊原为消灾祈福的仪式,夏历三月初,人们三五成群到水边嬉戏,祈祷消灾弭祸。厥后,修禊生长为文人雅集的经范例式,尤其深得魏晋文人的喜爱。
东晋永和九年(353年)三月三日,王羲之和其时名士孙绰、谢安等四十余人,宴集于会稽郡(今绍兴)兰亭,共修禊事。名士们列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旁,将羽觞置于溪中,顺流而下,羽觞停留在谁眼前,谁就得赋诗,赋诗不出者,罚酒三杯,这即是修禊的戏中之戏,称为“流觞曲水”。
名士们群贤毕至,少长咸集,衔觞赋诗,乐不知返。最后,大家把就地创作的三十七首诗作编辑成《兰亭诗集》,流行一时。而王羲之倾力为这次盛会创作和书写的《兰亭集序》,文采斐然,独步天下,成了中国文学史和书法史上的绝世瑰宝。
明 仇英 《兰亭雅集图》唐宋之际,最盛行的娱乐运动,恐怕非蹴鞠莫属。蹴鞠的盛行之下,鞠的形制也不停生长。从文献纪录来看,其时已用灌气的球取代已往用毛发充塞的球。
王维诗云:“蹴鞠屡过飞鸟上,秋千竞出垂杨里”,杜甫也说:“十年蹴鞠将雏远,万里秋千习俗同”,足见蹴鞠受接待的水平,堪称全民娱乐。宋代高俅,曾因擅长蹴鞠而一步登天。
据王明清《挥尘录》纪录,高俅本是驸马都尉王诜的小吏。一次,王诜让高俅去端王府送工具,恰遇端王玩蹴鞠,端王邀高俅一起玩。高俅乃蹴鞠妙手,伸腿便踢了个满堂喝彩,让端王另眼相看,随即把他留在了身边,视为心腹。
厥后,端王继位为宋徽宗,高俅因此扶摇直上,官至太尉。清 萧晨 《蹴球人物图》 扬州博物馆藏明清两朝,斗鸡、斗蟋蟀之类的动物游戏,成了官民所爱。
明代甚至还泛起了一种专门举行斗鸡运动的民间组织:“斗鸡社”。张岱《陶庵梦忆》说:“天启壬戌间好斗鸡,设斗鸡社于龙山下。
”明宣宗朱瞻基从小痴迷斗蟋蟀,即位之后把搜集蟋蟀当成政治任务下达,黎民不堪重负,咒骂他为“蟋蟀天子”。清朝靠武力征服汉族,如何传承尚武精神,被统治者视为要事。为此,康熙开发了热河木兰围场,时不时率王公大臣、八旗精兵前来围猎。康乾年间,朝廷每年都要举行一两次大型围猎运动,如同演武大会、阅兵大典,隆重而又热烈。
只是,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,终究抵不住华文化的反渗透,那些王公贵族最终还是抛弃了他们引以为傲的骑射之术,陶醉于琴棋书画和汉儒王道,围猎徐徐只留下形式,酿成了娱乐。清 陈崇光 《狩猎图》扬州博物馆藏固然,穿越千年的游戏远不止上述几点,值得我们用更多的文字去记述。
同时,游戏虽然偶关政治和利益,但大多数时候还是普通黎民均可到场的强身健体和娱乐休闲的运动。在漫漫历史长河中,游戏给了人们康健的体魄和愉悦的心情,功莫大焉。◎本文图源网络,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本文来源:米乐M6app-www.tempo77.com